學校簡介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先后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同濟大學經過六次搬遷,先后輾轉滬、浙、贛、桂、滇等地,1940年遷至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堅持辦學。1946年回遷上海以后,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在始于1949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筑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以后,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由土木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
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為強校之路,確立了"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熏陶以后,具有"扎實基礎、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國際視野、社會責任"綜合特質,成為引領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創校至今,先后培養了30余萬名畢業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企業家、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同濟大學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動實驗中心"、國內第一個"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國內第一個"城市軌道交通綜合試驗平臺"、國內第一個"海底觀測研究實驗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先后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大專項、重大工程科研攻關,取得了大跨度橋梁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城市交通智能誘導、城市污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研發、國產化智能溫室、遙感空間信息、大洋鉆探、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等標志性科研成果。

秉承"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優良傳統,學校長期注重發揮優勢學科和基礎研究的溢出效應,不斷拓展社會服務的形式和領域,積極為國家和地方社會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為國內橋梁與隧道、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水環境治理、抗震救災、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會、崇明生態島、新能源汽車等重大戰略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學校與地方政府聯合推動建設"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年產值從初期2005年的不足30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327億元,開創了"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在對德為主的合作基礎上,發展為以對歐洲合作為中心,拓展北美、輻射亞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聯合國等10個國際化合作平臺學院,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大眾、西門子、拜耳和IBM等眾多跨國企業共建了研究中心。學校先后發起成立了"中國綠色大學聯盟"和"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并擔任首屆主席,當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是亞太地區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續校園杰出獎"的高校。
同濟大學設有38個學院和二級辦學機構,7家附屬醫院,6所附屬中小學。有四平路、嘉定、滬西、滬北等4個校區,占地面積2.56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171余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400萬余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7228人,碩士研究生13864人,博士研究生4717人。另有外國留學生3566人。擁有專任教師2708人,其中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94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學者42人,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講座)教授27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2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學校學科設置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現有本科招生專業75個(其中50個專業按17個專業大類招生),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涵蓋一級學科30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其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含培育)10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17個。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3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今天的同濟大學正滿懷豪情,努力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力前行!
熱門簡章
-
已經進入工作崗位的人員,該怎么進行各個院校開設的在職研究生形式學習,是否可以免試入學等,都是關注比較多的問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可以免試入學嗎?
455閱讀
2023-02-16 -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近期本校部分專業開設了在職讀研課程,不少就讀者對此很感興趣,紛紛咨詢同濟大學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484閱讀
2023-05-23 -
職場競爭越發激烈,很多職場人員意識到了提升自我的重要性,為了讓自身事業更上一層樓,不少上班族選擇繼續進修,紛紛加入到在職研究生的學習隊伍中來,那么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在職研究生報名有哪些注意事項,是什么學習形式?
423閱讀
2023-06-15 -
近期,報考同濟大學在職研學習的考生有許多,而且大家對該校在職研考試比較關心。比如,院校在職研考試對英語是否有要求。而這方面,與報考方式相關。據悉,專業碩士和高級研修是本校在職研究生熱門報考方式。下邊本文針對不同報考方式,介紹下對應考試要求。
524閱讀
2022-09-30 -
自同濟大學創辦在職研究生課程以來,每年前來參加招生報名的人數不在少量,可見其中的火熱程度。該校設有不同報考方式,學員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進行報考,可獲得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而以高級研修進行報考,畢業后可獲得結業證。上述所涉及的畢業證書均有用。
546閱讀
2022-09-30
-
答
考試通常都會有分數線方面的要求,以總結考生的階段性學習已達到怎樣的程度,如果是高等院校的招生則會有相應的分數線標志,分數線達標的人員方可通過考試進行下一個環節,未達標則需繼續努力。那么,報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職研究生分數線會很高嗎?
-
答
國際碩士采用審核制入學,免聯考,又稱為免聯考國際碩士。國際碩士是經我國教育部認可的國外院校在我國境內開設的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可以遠程上課,具體情況如下:
-
答
mba、mpa、mpacc是管理類熱門專業。mba是工商管理碩士,主要研究盈利性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mpa是公共管理碩士,主要研究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mpacc是會計專碩,主要學習會計理論知識、實務操作技能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
-
答
西安外國語大學在職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招生項目采取免試入讀模式,申請人提交的資料通過院校審核即可安排上課。課程班學員修完規定學分后欲申請碩士學位,需要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即同等學力全國統考,科目具體如下。
-
答
現在很多知名高校為了滿足社會各界在職人員的提升需求,紛紛面向社會優秀人士開設了在職研究生課程,其中廈門大學MPA課程班格外熱門,大家紛紛詢問其學費是多少錢?
-
答
華東師范大學是一所由多個部門共同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在辦學的過程中為國家和社會人才的培養做出了一定貢獻。關于華東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讀幾年可以畢業拿到證書,學費貴不貴,本文給大家分享一下,僅供參考。
15001148159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