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學院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的歷史淵源可上溯至1929年成立的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創辦的電化教育專修科,以及1941年成立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下設的新聞學系,兩校后經院系調整,最終并入蘇州大學。1995年蘇州大學設立新聞傳播系,2005年發展調整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2009年組建為鳳凰傳媒學院,2017年更名為傳媒學院。
學院堅持“人才強院”戰略,學院在職教職工70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14人;擁有江蘇省“333工程”人才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青年文化人才1人,姑蘇宣傳文化領軍人才1人、重點人才1人,東吳學者1人,教育部、中宣部新聞媒體機構與高校教師互聘“千人計劃”3人,蘇大特聘教授卓越人才1人、特聘教授精英人才2人,江蘇社科英才1人、江蘇社科優青2人。聘請了4位講座教授和30余位海內外知名的新聞傳播學者和業界人士擔任兼職教授或兼職導師。
學院現有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媒介與文化產業;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點2個:新聞與傳播、出版;本科專業5個: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播音與主持藝術。
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900人,碩士、博士研究生230余人,其他繼續教育學生1000余人。
學院下設新聞系、廣播電視系、廣告系和數字傳播系;設有新媒介與青年文化研究中心、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融媒體發展研究院、江蘇對外傳播研究院、建設性新聞研究中心等校級研究機構;建有“傳播與社會治理”團隊、“傳播與文化認同”團隊、“科技傳播”團隊,其中“傳播與社會治理”團隊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
建有江蘇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傳媒與文學實驗教學中心,擁有演播廳、攝影棚、錄音棚、新媒體實驗室、播音主持語言實驗室、電視攝像實驗室、計算機圖文設計實驗室、電視鑒賞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達芬奇影視后期調色實驗室、動漫游戲制作實驗室、電視節目制作室、數碼藝術工作室、影視藝術工作室、網絡與新媒體工作室。
學院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蘇州廣播電視總臺、蘇州報業傳媒集團等多個媒體單位建立了實踐實習基地,并主動對接相關高層次媒體和企業平臺,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了更多的高層次平臺和機會。每年度舉辦蘇州大學大學生電影節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分會場活動和國際大學生新媒體節,定期聘請學界知名學者和業界資深人士來校舉辦專場講座。
學院認真落實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后與英國切斯特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美國新澤西瑞馬坡學院、美國特洛伊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臺灣世新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東吳大學、東華大學等境外高校也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近年來,學院還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越南等“一帶一路”國家招收了多批留學研究生,擴大了國際交流與合作。
推薦簡章

13522343287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